本页是<宣城清水河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宣城清水河中学

阅读:86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34
单位介绍
芜湖市清水河中学坐落在芜湖市鸠江区黄山东路上,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青弋江畔。她是芜湖县解放后个兴办起来的普通中学,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迭经坎坷,四易校名,但她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芜湖县中学时期(1954—1969)  芜湖县在解放后,由于广大农村没有一所中学,安徽省政府和专署决定一九五四年在芜湖县创办一所中学,但那年芜湖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县内圩堤大都溃破,无法建校。原来安排招收初一新生的计划,只好委托宣城湾址初中(现芜湖县一中)代招。第二年四月八日,芜湖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朱哲为首的建校筹备委员会着手建校事宜。专署和县政府共同研究,确定校址在清水镇之北,征用了清水乡的28.9亩菜地为建校用地。从七月二十日开始,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包括教学楼在内的1118.226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任务。与此同时,暑期内县政府抽调政和区副区长夏春林主持校务,专署调配了教职工十六人,按时完成了次初中招生任务。九月二十日芜湖县初级中学(当时校名)初二年级一个班(58人,系接收湾址初中代招学生),初一年级两个班(学生117人)正式开学。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一九五六年八月省人民政府正式任命赵子斌同志为校长,原主持校务的夏春林同志任副校长。九月份开学不久,学校与清水小学联合成立了党支部,校长赵子斌兼任支部书记。  一九五七年七月,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毕业,这届五十五名毕业生,十九人考入高中或中专,其中吕朝璋同学体育成绩突出,后来考取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国家体委工作。  按照党章规定,1957年学校单独建立支部,直属县直机关党委,书记仍是赵子斌校长兼任。  一九五八年,省政府和专署决定将芜湖县初级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应学校请求亲笔题写校名“安徽省芜湖县中学”,同时还题写了“科学馆”作为兴建科学馆匾额之用。由于学校规模扩大,于是再征校址东边和北边的土地51.5亩,校园面积达80亩。那时学校基建投资加大,添置了图书、仪器、体育设施,师资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充实,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一九五九年初中毕业生138人有134人录取高一级学校,初三(3)班的诸志生同学被挑选保送河北保定航空学院学习,他成为芜湖县初中毕业生个飞行学员。1960年初三毕业班在全专区(含现在芜湖市、宣城市、黄山市、巢湖市及所属县)统考中,名列第四,为芜湖县人民争得一份光荣。初三学生魏培基创作一幅国画《接妈妈去》被选送参加印度香卡国际儿童画展获金奖,中国儿童福利会致函学校祝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1960年秋季高一招收72名学生,从此,初一到高三,年级,成为真正的完全中学。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有四十人,80%被高校录取,其中录取重点院校的不乏其人,语文、政治单科均分列全专区之首。随后的三届高中毕业生录取高校的人数更多,其中佼佼者如俞桂香录取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后来任礼宾司司长。未被录取的也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如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马玉保,成为清水苗木行业的发起者。1963年6月,安徽省委副书记桂林栖同志来校视察,对学校工作予以指导。1964年6月,省教育厅张副厅长也来校检查工作,对充实学校仪器设备曾给予大力支持。  “文革”开始后,1966年6月10日校园内出现了大字报,接着县委派来了工作组,“文化大革命”在学校全面展开了,很快学校就陷入瘫痪状态。一些人趁混乱之际,把校长室、教导处的档案资料洗劫一空,近三万册图书、价值十余万元的仪器也毁损殆尽。一九六九年学校成立了革委会,副主任是姚元才和吴同秀,这个“红色政权”成立以后,着重抓了“一分为五”的分散下迁工作。九月,成立了万春、祠山、大闸、张镇、王拐五个公社中学,芜湖县中学解体,也走完了她艰苦创业、发展兴旺、动乱解体的全部历程。  二、万春中学时期(1969—1981) 1969年9月,学校改名为万春人民公社中学,学校在被“一分为五”的同时,校园和校舍也被无偿占用34.4亩和1559.76平方米,把万春人民公社中学挤到原县中校园一侧。1970年姚元才调出,夏春林任革委会主任,王训之任副主任。1971年9月初中部三个年级,高中部两个年级(两年制),此时万春人民公社中学已是芜湖县“文革”期间早出现的完全中学。一九七二年春,首届高中毕业生有25人被输送到芜湖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芜湖师专前身),以后都当了中学教师。1976年1月夏春林同志去世,黄勋同志任主任,石向东、陈文宣同志先后任副主任。1977年11月芜湖地区教育局确定该校为地区重点中学。1978年4月,黄勋同志和王训之同志、陈文宣同志先后调出,俞宏图任革委会主任,后来恢复校长职务名称,校长为俞宏图,副校长为石向东。根据芜湖县革委会《关于全县中学领导体制、隶属关系和完全中学设置的通知》精神,万春人民公社中学更名为“芜湖县万春中学”,归所在地万春区领导。  一九七九年开始,学校加强了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拔乱反正,医治动乱的创伤。这年,由于张镇中学高中部撤销,高二转学至我校的王元青参加高考,因化学单科成绩列全省考生的前茅,被破格录取到北京大学生物系考古专业,成为解放后芜湖县录取北大的人(现为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6月6日,因区划调整,芜湖县隶属芜湖市领导,原来由地区确定的重点中学也随之取消。一九八一年四月十六日,芜湖县人民政府决定万春中学为县重点中学,后由于万春公社创办了一所初中,校名极易与完中混淆,故改“万春中学”为“芜湖县清水河中学”。  三、芜湖县清水河中学时期(1981—2006)  由于万春公社新办了初中,减轻了学校初中部压力,这样清水河中学变成了以高中部为主的完全中学。一九八一年九月,巫俊钦同志调入任校长,副校长是徐学忠、陶玉保、石向东,俞宏图任专职支部书记。一九八二年四月,俞宏图调出,继任专职书记是丁治同志。是年,学校建造了一座水塔,容水五十吨,解决了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食堂也改用蒸汽做饭,师生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一九八三年九月,巫俊钦同志调出,徐学忠升任校长。这一年,经多方努力,学校收回原征用的土地28.6亩,校园面积扩大了,把四周用大水泥块砌成围墙,长270米,有利于学校封闭式管理。198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高中学制两年制为三年制。一九八四年暑期,因干部“四化”的要求,学校进行了体制改革。支部书记丁治,副校长陶玉保退居二线。校长仍是徐学忠,副校长是郑忠秀、石向东、魏兴华。不久,徐学忠和石向东相继调出,郑忠秀任校长兼书记,副校长是强瑞林同志。一九八六年是我校高中恢复三年制后的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由于学校集中精力狠抓教学质量,并配备了精干的教师队伍,这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07人达线,27人录取本科院校,7人录取重点院校。其中何岳录取北京大学数学系,马大金录取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我县个录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学校收到北大、清华大学的贺信,也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名噪一时。  一九八七年暑期,学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郑忠秀仍为校长兼支部书记,副校长是居务宗、左申玉。学校各项工作也稳步前进,不断发展。由于高中部人数增加,教室紧缺,学校于一九九O年兴建一幢(三层十二个教室)教学楼,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一九九O年左申玉副校长调离该校,强瑞林任副校长。一九九一年该校高考取得喜人成绩,应届毕业生共有四人录取本科院校(全县只有十人),超过省重点中学芜湖县一中。一九九二届高中毕业生张跃寿录取了长春空军飞行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我校首位录取的飞行学员。一九九四年学校举行了建校四十周年庆典,老校友返校互诉友情,共谋学校发展。一九九五届高中毕业生陈治国、周世进两人录取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学校受到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一九九六年四月,校长郑忠秀退休,居务宗升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梁益民升任副校长,强瑞林仍为副校长。居务宗校长上任后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四制改革,调整了中层干部队伍,狠抓学校管理和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大成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本科录取率和达线率稳居全市农村中学之首,连年受到市教育局嘉奖,学生学科竞赛也多次在市级以上获奖;学校硬件实施不断加强,开发了沿芜屯路门面房,兴建了学生公寓(建设面积1800平方米)和综合楼(建设面积2200平方米),改造了篮球场,新建了校园广场、升旗台,教师集资建造建筑面积达250米的宿舍楼一幢,进行了校园绿化和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学生数也大幅度上升,由不足一千人上升到近两千人,人数几乎翻一番。学校为此也赢得了多项荣誉: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芜湖市卫生标兵单位、芜湖市现代装备先进集体、芜湖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因此被业内人士誉为“我省农村完中的一朵奇葩”。  二OO一年四月十三日,副省长蒋作君在省厅胡平平副厅长、市政府胡培丽副市长的陪同下来校视察工作,听取了居务宗校长的工作汇报,蒋省长对学校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二OOO年七月,梁益民副校长调出。1996年8月调任火龙岗中学校长的杨炳生同志回学校任副校长。二OO一年八月居务宗校长退居二线任调研员,杨炳生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苏自先升任副校长兼支部副书记,二OO二年三月汪全收同志任副校长(二OO五年三月调出),同时进一步充实了中层班子,使学校班子队伍充满了活力。杨炳生校长上任伊始,经教代会审议,提出了“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教学过程为主线,以建设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五年发展规划,并得以大力实施,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他充分认识到谁要抢占21世纪教育制高点,就必须充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手段,为此,学校于二OO二年四月与北大附中签订协议,成为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充分享受和利用全国名校北大附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学校举行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揭牌仪式,芜湖县四大班子领导,市、县教育局领导参加揭牌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学校成为皖南家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学校还抓住高中适度超前发展的有利契机,扩大高中部规模,使高中部达25个班,学生数超过2400人。学校当机立断,基建开始大手笔,兴建了一幢容纳25个标准教室的高中部教学楼(建设面积3300平方米),使学校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还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二OO二年高考,高二学生陈大蔚参加中科大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开全国农村中学学生录取中科大少年班之先河。2003年在芜湖市普通中学办学水平评估中获等级学校。二OO三年高考考生达本科线超过90人,二OO四年高考达本科线学生超100人,二OO六年高考应届考生达本科线超100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考一年一个台阶,连年受到市局表彰和县委、县政府嘉奖,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人民日报》、《安徽青年报》等报刊曾专版报道学校取得的成绩。  四、芜湖市清水河中学(2006——) 二OO六三月,由于芜湖市区划调整,学校更名为芜湖市清水河中学,直属芜湖市教育局领导,同时学校也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这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划入市区一年来,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校加强了管理,健全了制度,各项工作尽快与市区中学并轨。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荐教师申报芜湖市骨干教师,努力锻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2006年暑期,市局拨款将学校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教学楼在保留原来风貌的前提下维修一新,改建成办公室,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学校还积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将老县中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教育特征融合,构建具有清中特色的校园文化。目前学校正着手进行校园规划。  建校五十余年来,学校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老校新颜育英才,立志改革争”。清水河中学在改革和发展的世纪潮中,力争把学校办成全市的普通中学,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